Loading Events

« All Events

  • This event has passed.

Key Business and Human Rights Issues 2024[Report Recording]

April 10, 2024 @ 7:00 pm - 9:00 pm

2024關鍵商業與人權議題(Key Business and Human Rights Issues 2024)

主辦單位:陽明交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WORK BETTER INNOVATIONS、陽明交大科技法律學院
活動日期:113年04月10日 19:00-21:00
講者:
Guna Subramaniam (Asia Pacific Representative,
Leadership Group for Responsible Recruitment Asia at IHRB)、
Neill Wilkins (Head of Workers Programme at IHRB)、
Dr. Bonny Ling(凌怡華) (Executive Director, Work Better Innovations)、Prof. Yu-Fan Chiu(邱羽凡) (NYCU School of Law)

【供應鏈企業責任與國際人權】課程講座

撰文/吳易儒、張雅祺(陽明交大科法所碩士班)

國際人權商業研究組織(Institute for Human Rights and Business, IHRB)於2023年國際人權日提出2024年十大關鍵商業人權議題,羅列出在區域衝突不斷、氣候危機加劇及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企業在落實尊重人權及實踐平等正義時至關重要的議題,也預測未來一年工商業在人權推動進程中可能面臨的挑戰。

美國首任駐聯合國大使—愛蓮娜·羅斯福女士,於1953年三月返回聯合國時,發表了一場振奮人心的即興演說,她提到普世人權始於離我們的家非常近的小地方,如社區、學校、工作場所等。在這些地方無論男女或是兒童,皆應享平等正義、機會、尊嚴。倘若於這些小地方之人權無法實現,於其他地方探究人權之實踐亦是徒勞。是以此次座談之所以將《企業與人權十大重要議題》聚焦於農場、工廠、辦公室、網際網路、礦場、漁業、太空、城市、邊境和自然世界等「地方」,亦是為了呼應羅斯福女士這場時至今日仍舊為人們帶來了希望與感動的演說。

深耕勞動法研究的邱羽凡老師和長期致力於企業人權研究的Bonny老師於本學期再度開設「供應鏈企業責任與國際人權」課程,本門課目標為介紹企業供應鏈人權責任在國際層面的發展,以及跨國企業供應鏈人權責任議題的監管法規發展,是以為建立修課同學對於企業社會責任、強迫勞動問題之改善與國際人權之維護的思維,舉辦了本次的講座活動,邀集IHRB的兩位研究員Guna Subramaniam、Neill Wilkins到現場與Bonny老師及羽凡老師對談,不僅針對2024年十大關鍵商業人權議題逐一討論,也針對台灣本土的企業人權議題進行說明與回應。

2024年十大關鍵商業人權議題:農場、工廠、辦公室、網際網路、礦場、漁業、太空、城市、邊境、自然世界

農場的強迫勞動時刻正在發生,Guna Subramaniam提到,不僅氣候變遷所致的酷熱天氣傷害農場工人的健康,科技自動化的耕作技術取代傳統人力,也對農場工人的勞動條件產生影響。科技發展也同樣對製造業工廠中的工人產生衝擊,雇主逐漸仰賴自動化的生產技術,工人擔憂失去工作機會,因而期待企業培訓員工新興技能以利應對。

接著,Bonny老師談及辦公室及網路工作因新冠疫情而發生的顯著轉變,並提出有關辦公室文化如何調整的問題。Neill Wilkins回應,辦公室文化涉及階層、性別及權力的不平等,但在企業經營自由的前提下,有時人資議題或是已涉及剝削勞工的人權議題可能會被混用,並且企業亦缺乏清晰之概念來處理這兩個不同的問題。此外,羽凡老師也補充,疫情時台灣勞工在家工作最常面臨雇主隨時交辦工作導致工時無限延長的問題,台灣應推動勞工離線權立法。

在礦業、漁業、城市及邊境的人權議題討論中,講者們都分別指出氣候變遷及公正轉型的關鍵。以永續共榮、降低碳排為目標的生產作業將導致礦工失業;漁業議題中常忽略近海漁業的女工及童工勞動問題;因應氣候改變,大量勞工從鄉村遷入城市或是南方移往北方工作,進而導致人口結構改變,勞動遷徙將是未來企業應該重點關注的議題。

移工招募費用雇主負擔原則

談到移工,與會者與講者展開關於移工招募費用的熱烈討論。Neill Wilkins首先指出,移工招聘費用包含培訓、醫療、護照與簽證費,應該列為雇主的招聘成本,而非由移工負擔。羽凡老師隨即說明,在台移工有擺脫因招聘費用而生之債務束縛的需求,近日雖有移工工會與本地產業協會合作簽訂協議,以求共同解決招聘費用所造成之問題,惟仍應該說服台灣政府亦制定相關的政策,規範台灣企業遵守「移工招募費用雇主負擔原則」。同時,與會者也提問:為何企業需負擔移工全額招聘費用?Neill Wilkin說明,招聘本應為雇主經營成本,不應指望勞工付錢去找工作;Guna Subramaniam也補充,領取最低工資的移工卻需負擔最高額的招聘費用,顯非公平。

網路言論審查對政府、企業與勞工的衝擊

網際網路作為十大議題之一,Guna Subramaniam和Neill Wilkin都認為網路真實訊息的查核將面臨人權兩難。人民希望政府介入審查,卻擔憂政治因素與意識形態的汙染,管控力道的掌握也攸關言論自由的保障與限制,台灣作為資訊戰前線,科技公司與政府各應扮演何種角色亦值探討。此外,與會者也提問:負責人工言論審核的勞工可能承擔因惡意言論或圖片所致的心理創傷,應如何處理?Guna Subramaniam提到以AI取代人工審核的解方;Neill Wilkin則說明企業應制定相關流程及提供諮商資源保護勞工。

結語

農、工、商業及環境的人權議題龐大且變動迅速,在資訊爆炸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勞動人權與環境永續的實踐必須努力跟上腳步,以保障全球多數人民安全、健康、有尊嚴的生活。無論是以供應鏈人權盡職調查作為監督企業落實尊重人權的方法,或是在推行零碳排的目標時,與企業建立公正能源夥伴的關係,可能皆是未來面對多元人權議題的思考方向。如同Bonny老師於活動尾聲所言,今天的活動只是一個起點,期待未來有更多討論與關注,累積充實的社群能量才有機會讓十大關鍵商業人權議題獲得更廣泛的重視。

Details

Date:
April 10, 2024
Time:
7:00 pm - 9:00 pm
Event Category:
Event Tags:
, , , ,

Organizers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Cultural Studies
School of Law, NYCU
Work Better Innovations

Venue

Classroom 6,NYCU Beimen Campus
No. 118, Sec. 1, Zhongxiao West Road, Taipei City 100, Taiwan
Taipei City, Taiwan
+ Google Map